拼性價比 拓渠道 秀新味 重慶粽子消費市場迸發(fā)新活力
2025-05-31 07:19:41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邱小雅 周盈
“我們3天之內賣光了10萬個粽子,銷量創(chuàng)新高,我自己都感到很意外。”5月30日,在兩江新區(qū)光環(huán)附近的饅頭超人門店,老板馬娟告訴記者,今年端午前夕,粽子消費市場呈現出新的活力。
中國數據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24中國粽子行業(yè)消費與品牌現狀白皮書》顯示,2024年粽子市場總量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達到103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110億元。
記者走訪發(fā)現,在這個百億級消費競技場上,大小品牌商家暗流涌動,圍繞產品性價比、渠道、口味上演了“三大戰(zhàn)役”。
性價比之爭
小店崛起,傳統(tǒng)品牌遇冷
4年前,馬娟在光環(huán)開了一家饅頭店,粽子只是店里每年端午節(jié)的限定品類。
當時,各大粽子頭部品牌在產品大小、包裝上競爭非常激烈,馬娟則把重心放在口味、原材料本身,全手工制作,用更易消化的粗糧、雜糧取代了傳統(tǒng)配料,單價最貴不超過10元。
“消費者很樂意買單,每年銷量都在上漲。”馬娟開始考慮打破時令限制,將粽子作為店里的常規(guī)品類,“消費者對粽子的需求已不局限于端午節(jié),作為保存周期相對較長的食物,粽子的角色愈發(fā)多元,可以成為下午茶的餐點,也可以是健康早餐?!?/p>
類似這種做得紅火的手工粽子小店,重慶還有很多。
“今天已經賣完了,只能預訂明天的?!?月30日上午,在九龍坡區(qū)民主村的一家手工粽老店,幾位阿姨正忙著打包,店主說,端午節(jié)前后的粽子都需要提前預訂。該店粽子也是主打傳統(tǒng)手工制作,價格平價,每個粽子在3元到9元不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五芳齋、真真老老等傳統(tǒng)頭部品牌粽子銷售卻顯得有些冷清。五芳齋財報顯示,2024年,粽子系列產品營收為15.79億元,同比下滑18.64%,銷量減少了1.14萬噸。
記者注意到,老字號的價格相對小店來說更貴一些,通常一顆140克至180克大小的粽子均價在6元至15元左右,禮盒裝則要賣100元至400元。
“小店手工粽走俏折射了消費理念返璞歸真,也是非遺傳承的回歸。”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建設研究院研究員莫遠明認為,擁有性價比優(yōu)勢的產品,往往能贏得更佳的市場表現。
渠道之爭
線上火熱,線下遇冷
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社交媒體等線上渠道的興起,粽子市場的銷售渠道之爭也進入了白熱化。
“我們線下門店在重慶進入了大眾點評‘必點榜’,口碑不錯,但真正的銷量大頭還是在線上。”馬娟透露,其線上渠道的銷量占比高達85%左右,復購率也穩(wěn)定在60%以上。
對于小店而言,實體門店受限于覆蓋半徑,觸達的消費者數量遠不及互聯(lián)網。
平臺數據也印證了線上渠道火爆。拼多多數據顯示,今年粽子銷量同比增長超3倍;天貓618購物節(jié)開賣至今,粽子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近70%。面對渠道變革,五芳齋、真真老老、諸老大這些頭部粽子店也在發(fā)力線上渠道。
與線上的熱火朝天形成鮮明對比,傳統(tǒng)線下渠道略顯冷清。
5月30日,記者實地走訪多家大型商超發(fā)現,往年占據顯眼位置的粽子禮盒專區(qū),今年規(guī)模明顯縮小,陳列精簡。
記者在渝北某超市停留的20分鐘內,鮮少有消費者在粽子柜臺前停留挑選。超市導購員介紹:“今年散裝粽賣得還行,但禮盒裝確實不如往年好賣?!?/p>
快消品線下零售監(jiān)測機構馬上贏數據顯示,5月12日至5月25日的兩周內,傳統(tǒng)線下零售渠道,包裝粽子類產品的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滑34.53%,銷售件數下滑26.78%。
“現在主要消費群體的主流購物渠道是線上,甚至中老年人也習慣網上購物?!蹦h明說,線上平臺不僅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粽子,還能提供一些獨家定制的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口味之爭
咸甜之外,新意紛呈
“粽子必須吃咸的!”“甜粽才是正統(tǒng)!”前些年的端午節(jié),關于粽子口味的“南北大戰(zhàn)”每年都會準時上演。
然而今年端午,傳統(tǒng)的甜咸之爭格局正在被重構。各大品牌紛紛用意想不到的搭配吸引年輕消費者注意力,“獵奇”似乎已成為品牌突圍的利器。
5月29日,在沙坪壩某倉儲超市內,90后李曉雯往購物車內裝了兩袋辣條魔芋粽。“去年嘗過螺螄粉粽,今年想試試這個新奇口味。”她說。
在渝北大悅城負一層某食品店粽子區(qū),藤椒牛肉粽、燕窩枇杷粽等新口味粽子被擺在顯眼位置?!澳贻p消費者更追求新奇,螺螄粉粽現在已經售罄了?!痹摰杲浝硗跖勘硎?,他們的新式粽品復購率較傳統(tǒng)品類高出40%。
不僅粽子口味創(chuàng)新多樣,主打健康的粽子也成為消費者新選擇。京東超市數據顯示,燕窩粽、雜糧粽等健康品類成為粽子銷量前三,25歲—35歲消費者貢獻超50%訂單。
在盒馬沙坪壩金沙天街店的貨架上,兩款低脂減糖粽子被特意擺放在C位,其中菌菇粽以羊肚菌、蟲草花入餡,八寶雜糧粽選用青稞、黃米等粗糧?!拔覀兏脑炝伺疵着浞?,單只粽子熱量降低30%?!焙旭R工作人員介紹,這類改良粽深受健身人群青睞。
“粽子口味創(chuàng)新本質是消費升級的鏡像,Z世代追求感官刺激、嘗鮮體驗,中產階層注重健康管理?!蹦h明認為,口味之爭與新奇體驗固然能引發(fā)一時關注,成為階段性的市場亮點,但這終究是表層創(chuàng)新,粽子的長遠發(fā)展必須回歸“長期主義”。
莫遠明建議,無論是小店還是頭部品牌,都要在供應鏈、研發(fā)力和文化價值上多下功夫。一方面,要嚴選食品優(yōu)質原料、精進傳統(tǒng)工藝與完善食品安全體系,并深化技術研發(fā),針對健康化、便捷性進行投入,真正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高品質的長期需求。另一方面,要構建文化認同,將端午文化底蘊與現代生活方式結合,讓粽子不僅是一種節(jié)令食品,更成為承載情感連接與文化自信的日常食品。
責任編輯:杜漩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xi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