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微光 溫暖山城 | “只要腿腳利索,要把好事做到90歲”
2025-07-13 07:37:32 來源: 重慶日報
豐都小山村里的“學雷鋒故事”:義務水電維修等“小事”他一做就是60多年,近年來又組建志愿服務隊協(xié)助做好特殊群體關愛等“大事”
“只要腿腳利索,要把好事做到90歲”

“老余,這雙鞋開膠了,幫忙補一下唄,不然我下午沒法干活了。”7月7日中午,豐都縣三元鎮(zhèn)青杠埡村,村民劉天明急急忙忙找上門來,向余道國“求援”。
今年83歲的余道國是青杠埡這個小山村里有名的熱心人、“百事通”,多年來村民遇上水電維修、修包補鞋等問題,或是鄰里之間有了糾紛需要“中間人”調解,總愛找他幫忙解決。
余道國做好事,一做就是62年時間,“義務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為了把好事做得更好,他花了一年多時間參加醫(yī)療技術培訓,花了半年時間學習水電維修,還專門到場鎮(zhèn)上“偷師”學習補鞋技藝。余道國已記不清自己總共做了多少好事,但今年他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目標——只要腿腳利索,要把好事做到90歲。
給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
青杠埡村的村民都知道,余道國天生熱心腸。
21歲時,余道國偶然得到了一本《雷鋒日記》?!袄卒h無私奉獻的故事令人動容?!庇嗟绹f,“我把這本書看了一遍又一遍,決心做像雷鋒那樣的人?!?/p>
“當時以為他也就是幾分鐘熱情?!逼拮永钊f潔回憶道。
但很快,余道國就付諸行動,還給自己定下了“每個月至少做兩件好事”的目標。
鄰居李榮武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沒法再住人,急需翻新。但剛建好圍墻,他就花光了所有積蓄,“工程”停擺,一家人急得跳腳。
得知情況,余道國立即組織了十幾個相熟的村民主動上前,義務幫忙蓋房子??紤]到李榮武家經濟困難,中午時分大家都自覺回家吃飯,下午再返回施工。
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一起砌墻、架梁、鋪瓦,很快就把房子蓋好了。
除了出力,余道國還送錢送糧?!坝浀媚鞘?964年,當時大家條件都不太好。眼看春節(jié)就要到了,他聽說鄰居冉瑞德家快要揭不開鍋了,便偷偷地拿糧拿錢接濟他們?!崩钊f潔說。
1965年,余道國入黨后,把好事做到底的決心更堅定了。
農忙時節(jié),他帶頭幫左鄰右舍干農活;干旱季節(jié),三天兩頭給缺水的村民送水;遇到誰家有矛盾,主動上門當調解員……就這樣,好事做了一件又一件。
“具體有多少不清楚,但‘每個月至少做兩件好事’的目標肯定是實現(xiàn)了。”李萬潔笑著說。
村民需要什么他就學什么
“隨著想做的好事越來越多,我越發(fā)感覺自己能力不足?!庇嗟绹f。這甚至成了他的“心病”。
一年冬天,余道國發(fā)現(xiàn)鄰居李應成的鞋子壞得不像樣,穿著破鞋干活,把腳都凍壞了。那時買一雙鞋得花幾塊錢,對村民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減輕大家的負擔,余道國萌生了為村民補鞋的想法。
但即便是購置二手補鞋機,也是一筆“巨額開支”。最終,余道國向親朋好友求助,才勉強湊夠了錢。
補鞋機有了,怎么操作又成了問題。余道國的辦法是趁上街趕場的機會,到擺攤的修鞋師傅那里“偷師學藝”。
“他就守在補鞋攤旁邊,時間長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就主動幫忙打下手‘當學徒’。師傅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后,也沒攆他走。”談起那段經歷,鄰居孫永才忍不住笑起來。
就這樣,余道國逐漸入了門,接著便把自己的雨鞋找出來做試驗,劃開、修補,再劃開、再修補,手藝越來越好。之后,他如法炮制,又學會了修包、修雨傘、修拉鏈……
這些年來,村民的鞋子壞了,多半會找余道國幫忙修補。劉天明就是常客之一,有時候他想給點工錢“意思一下”,但余道國立馬翻臉:給錢就不補了。
上世紀60年代,相關部門組織“赤腳醫(yī)生”培訓,余道國立即搶著報了名?!翱床〉幕ㄙM比補鞋高多了。我要是能學會治療感冒、跌打損傷這些病,又能幫大家省下一大筆錢?!?/p>
他當時接受了一年多時間的培訓,學成后可以為村民提供好些簡單的醫(yī)療服務。
村民胡國蓮回憶道,有一年她中暑了,余道國送藥上門,見她腳上長了瘡癤,還冒著酷暑上山采回草藥為她治療,分文不取。
隨著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越來越規(guī)范,余道國如今沒再幫村民治病了,但說起他為了做好事而耗時一年多參加培訓的事情,許多村民都連連點贊:“不容易!”
村民需要什么,余道國就學什么。
再后來,他又專門去學了水電維修,幫村民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合力做好事,讓點點星火匯聚成炬”
前些年,隨著外出謀生的年輕人逐漸增多,村里留守老人的比例越來越高。遇上水電維修等難題時,老人們往往束手無策。
余道國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于是給自己“加碼”:每月至少為村里人做3件好事。
幫楊德禮打理果園,資助劉天明100元用于看病,幫孫永才拿感冒藥;為外出務工家庭清掃院落,每月20日、21日義務清掃村公路……他做的這一件件好事,村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今年,我又給自己定了一個新目標——只要腿腳利索,要把好事做到90歲?!庇嗟绹f。
他打算幫村民、村子做更多事,為此還聯(lián)合孫永才等村民組建了一支志愿服務隊,專門開展農業(yè)生產互助、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治、特殊群體關愛、應急搶險、鄰里矛盾調解等活動。
“現(xiàn)在,志愿隊會定期對村道進行清掃。一些村民外出打工,院子沒人打理,也由我們幫忙打掃?!睂O永才說,人多力量大,就算遇到突發(fā)情況大家也能合力解決問題。
去年7月,村子經歷了一場大暴雨,一段村道被高處滑落的泥土掩埋,村民出行受阻?!按蠹业弥蟮谝粫r間拿起鐵鍬、鋤頭就去疏通道路,半天時間就恢復了交通。”孫永才說。
“一個人做幾件好事,只能溫暖一時;一群人合力做好事,便能讓點點星火匯聚成炬,長久延綿?!庇嗟绹袊@。
記者 周傳勇
責任編輯:陳霞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xi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