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個區(qū)縣最高氣溫超40℃,我市多措并舉保民生——戰(zhàn)高溫 全力以赴應對“烤”驗
2025-08-05 06:33:28 來源: 重慶日報




驕陽似火,熱浪翻騰,持續(xù)的高溫炙烤著大地。8月4日,市氣象臺繼續(xù)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這已是連續(xù)5天發(fā)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全市有32個區(qū)縣最高氣溫超過40℃。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無視灼人的陽光與滾燙的地表,毅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是烈日下最動人的風景線。
??瓦\
精細檢修讓動車組順暢運行
8月4日上午11時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重慶車輛段重慶西動車運用車間檢修庫,氣溫已超過40℃。一列乳白色動車組夾帶著熱浪緩緩駛入檢修庫,待動車組降弓斷電后,檢修人員立刻全副武裝登上車頂進行靜態(tài)檢查。
動車組檢修有句俗話叫“上保弓、下保腿”。動車組運行是由受電弓與接觸網摩擦導電提供動能,而車頂部件極其容易產生疲勞損傷,因此車頂靜態(tài)檢查是動車檢修的一項重點工作。
“我們的工作就是按時保質保量讓動車組出庫?!倍壭薰らL劉邵軍說,車頂部件除了受電弓,每一處風管接頭都要進行手檢,同時還要開展檢漏試驗,仔細觀察是否有“吐泡泡”現(xiàn)象。
被太陽炙烤后的車頂熱浪逼人,可腳穿勞保鞋,頭戴絕緣帽的作業(yè)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二級修職工周天宇彎腰探頭,認真檢查受電弓碳化板磨耗情況,“這是眼力活,測量數字必須精確到毫厘之間?!?/p>
“2車受電弓請升弓?!敝芴煊钆c同事趙玥呼喚應答緊密配合升降弓。
“周師兄,快來看看我這邊情況。”20分鐘后,周天宇的對講機里傳來焦急的聲音。他立即趕到7車受電弓位置,蹲下用手在受電弓風管卡箍上輕輕搖晃,立刻察覺出了不對勁。周天宇取下頭燈,順著打出的光線,眼睛緊盯著受電弓風管處觀察。
“在這里!風管連接卡箍形態(tài)有問題?!表樦芴煊钪傅牡胤娇慈?,卡箍一小截鐵皮顯示出被擊打的痕跡。
下午3時20分,在大家齊心協(xié)力的精細檢修下,動車組準時準點出庫。
保用電
強化“城市生命線”設備巡護
受高溫天氣影響,8月4日17時13分,重慶電網用電負荷達2974萬千瓦,今年第三次刷新歷史新高。這一負荷比2024年最大負荷2837萬千瓦增長4.8%,比上輪高溫天氣7月18日創(chuàng)下的用電負荷新高2860萬千瓦增長4%。
為應對夏季負荷高峰,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統(tǒng)籌內發(fā)外購資源,保障網內供應能力,服務新增機組按期并網;加大外電入渝力度,目前已落實高峰最大外購電力971萬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78%。同時,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完成電網工程建設,“疆電入渝”特高壓工程已投產送電、12項迎峰度夏重點工程已全部投運。目前,該公司正加強設備運維,強化特高壓交直流等重要輸電通道以及醫(yī)院、供水、供氣等“城市生命線”設備巡護;全面做好搶險準備,精細隊伍安排、物資準備,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全力以赴保障度夏期間電網設備安全運行、電力可靠供應。
國網重慶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帥紅表示,該公司將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和用電需求,精細化開展負荷預測,滾動開展全網電力平衡,密切監(jiān)視重要通道輸送功率,優(yōu)化調整電網運行方式,全力保障電力供應。
迎峰度夏期間,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確保26座變電站有人值守,日均出動人員超1031人次,車輛618臺次。目前,該公司已開展特巡特護694次,開展680次紅外測溫,設置防山火網格化駐點值守169處,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除設備缺陷隱患。
保莊稼
錯峰灌溉力保水稻穩(wěn)產
8月4日,云陽縣寶坪鎮(zhèn)大石村種植戶張明濤看著清澈的水流順著溝渠汩汩淌進田地,露出久違的笑容。
連日來,云陽縣持續(xù)經受高溫“烤”驗,導致該縣江口、養(yǎng)鹿、寶坪等13個鄉(xiāng)鎮(zhèn)出現(xiàn)大面積水稻田塊干裂。最近一個星期,抽水機的轟鳴聲成了大石村田間的“主旋律”。每天天剛亮,村民們就爭分奪秒,將幾百米外水庫的水通過長長的管道引向干涸的田間。
“為了最大限度調來水、用好水,全縣不少鄉(xiāng)鎮(zhèn)采取了錯峰灌溉的策略。”云陽縣種植發(fā)展中心副主任李茜介紹,趁著每天清晨6點到8點地溫較低的時段,他們在稻田干裂的鄉(xiāng)鎮(zhèn)以調度水庫開閘、從山坪塘引水等方式,為田地“止渴”,力保水稻穩(wěn)產。
除了科學統(tǒng)籌調度全縣90座中小型水庫水源,云陽還派出10個農技小組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抗旱??h種植發(fā)展中心還為種植戶開出了具體的“方子”:對灌漿期的中低山稻田,要灌“跑馬水”(即淺水勤灌、速灌速排),重在養(yǎng)根護葉;對仍在抽穗揚花的中高山和低山遲栽田,則需保持2到3厘米水層,并酌情噴施0.3%磷酸二氫鉀和1%尿素混合液,防止植株早衰。
保用水
多措并舉為群眾生產生活“解渴”
連日來,因連晴高溫,巫山多地開始喊“渴”。各鄉(xiāng)鎮(zhèn)紛紛行動起來,找水、引水、送水,想盡各種辦法解決群眾生產生活所需。
7月下旬以來,巫峽鎮(zhèn)8個村出現(xiàn)不同程度旱情。當地政府積極應對,自籌資金改裝應急救援車、尋找取水點、清理水池堰塘、組織抗旱送水車為新路、陳家、桂花、紅廟、文峰等村的村民運送生活飲用水共計1000余立方米。
平河鄉(xiāng)高山地區(qū)不同程度缺水。在陶灣村,村民們每天提著水桶、水盆等,有序排隊等待取水。由于村中大多是留守老人,行動不太方便,陶灣村駐村工作隊便一戶一戶地幫忙接水,再將水送到老人家中。
廟宇鎮(zhèn)是巫山縣糧食生產大鎮(zhèn)。為確保農業(yè)生產,近日廟宇鎮(zhèn)已成立抗旱指揮部,協(xié)調水庫放水12萬立方米,調配抽水機20余臺,推廣滴灌和噴灌等節(jié)水技術,組織黨員、村干部、農技人員、志愿者50余人次參加抗旱行動,并大力宣傳節(jié)水知識。
在兩坪鄉(xiāng)溪溝村,邱澤軍、易繼木、任仲美3位村民翻山越嶺幫助村民尋找水源。前段時間,村里的供水管道脫落,導致水管里流出的水非常細小。邱澤軍、易繼木、任仲美3人扛起鐮刀、水管、鐵絲就往山里鉆,一路爬山、攀巖,成功找到并修復了管道脫落處。如今,溪溝村已向政府申請出資購買水管,一條直徑20毫米、長2600米的水管直連村里的公用蓄水池,村民家里的蓄水池裝得滿滿的。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楊鈮紫 崔曜 劉翰書 栗園園 實習生 劉梓桐
責任編輯:李遠山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xié)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