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點燃全民健身熱情,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2025-08-08 06: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wǎng)
8月8日,我們迎來了第17個全民健身日。自2009年設立以來,這一節(jié)日見證了全民健身理念的廣泛傳播,越來越多人加入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追求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中國,全民健身國家戰(zhàn)略深入實施。從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到《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先后印發(fā),再到《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相繼出臺……全民健身不斷向高質(zhì)量發(fā)展邁進,深深融入大眾生活。
以重慶為例,如今的山城處處涌動著運動的活力與熱情。你看,群眾賽事上,健兒們激烈競技,奮勇爭先;社區(qū)廣場上,趣味互動熱鬧非凡,居民們歡聲笑語。再瞧,銀發(fā)族們精神矍鑠,盡顯別樣風采;青少年們朝氣蓬勃,釋放無限活力……這種“處處能健身,人人愛運動”的全民健身新氣象,離不開重慶在多方面下的深功夫,如持續(xù)開展群眾身邊的場地設施建設、提升社會體育組織健身指導服務水平、引導社會體育指導員開展“六進”活動等。
狠抓場地設施建設,推動城市社區(qū)基本實現(xiàn)“15分鐘健身圈”。在解決好廣大群眾就近健身等問題方面,重慶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理念,聚力打造“15分鐘高品質(zhì)體育生活服務圈”建設,以滿足市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重慶共有體育場地超19萬個,總面積超1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22平方米,城市社區(qū)基本實現(xiàn)“15分鐘健身圈”。
廣泛組織活動賽事,不斷引導市民共同投身全民健身的熱潮之中。從發(fā)放體育消費券,到舉辦跑步、羽毛球等群眾性體育賽事,再到組織龍舟等民俗表演,豐富多彩的活動點燃了人們的健身熱情,引導更多群眾在運動中揮灑汗水、感受快樂。目前,重慶通過線上線下結(jié)合,廣泛開展社區(qū)運動會、新年登高、大眾冰雪季等系列活動,已經(jīng)打造出“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全民健身各種“耍頭”,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運動樂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是《重慶市全民健身條例》頒布實施后的第七個“全民健身月”,重慶市體育局發(fā)布了40余項體育賽事活動,包括國際級賽事2項、國家級賽事5項、市級賽事35項,覆蓋了足球、田徑、高爾夫、棋牌、鐵人三項、籃球、排球等多個領域,引導市民共同投身到全民健身的熱潮之中。
賽事培育生勢起效,凸顯“體育+文旅”融合效應。數(shù)據(jù)顯示,2024年重慶舉辦市級以上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100余場次、區(qū)縣級近2000場次,帶動體育消費565.45億元。重慶市首屆冰雪消費季、重馬國際消費節(jié)等惠民活動成效顯著,其中重馬賽事帶動消費24.82億元,文旅收入達5.27億元。
這一串串數(shù)據(jù)、一項項成果、一系列變化,讓我們看到了全民健身對山城的影響,更讓重慶市民感受到了城市發(fā)展的活力、全民健身的益處。大力推進全民健身,不斷擴大群眾體育的參與面,是一個永無止境的追求,這也正是設立全民健身日的初衷之一。要繼續(xù)深化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的融合,努力向著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目標不斷邁進。與此同時,每個人也要積極把健康責任落實到自身,把健身任務落實到每一天,讓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堅持不懈、持之以恒,讓我們擁有更加強健的體魄、更加飽滿的精神,如此,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就有了更有力的支撐。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qū))
編輯:吳寶莉(實習生) 曹葉
審核:楊洋
監(jiān)制:白永茂
華龍網(wǎng)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曹葉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xié)議

